.周坐尸诏侑武方 其礼亦然其道一也夏立尸而卒祭殷坐尸 周
21.周坐尸,诏侑武方 ,其礼亦然,其道一也。夏立尸而卒祭。殷坐尸 。周旅酬六尸 。曾子曰:“周礼其犹醵与 。”诏侑武方:“武”是“无”字之误。方,犹常。
殷坐尸:这是说殷代沿袭夏代祭祀用尸之礼而革其立尸之礼。
周旅酬六尸:这是指在太庙中合祭时的礼。案天子七庙,将六亲庙的神主集中到太祖庙中,太祖与六亲庙祖各立一尸。太祖的尸居中,六亲庙祖的尸则依昭穆分列两边。到行旅酬礼时,太祖的尸因至尊而不参加旅酬,其他六尸皆依昭穆之次而参加旅酬,即所谓“周旅六尸”。这一句说明周代沿袭殷代的坐尸之礼,而增益旅酬之礼。
醵:音jù,谓合钱饮酒。周代祭祀时让尸坐着,告诉尸〔所当行的礼仪〕和劝侑尸〔进饮食〕没有固定的人,这种礼仪和殷代也是一样的,行礼时都需要怀有诚心也是一致的。夏代让尸站着,一直到祭祀完毕。殷代让尸坐着。周代还让六亲庙祖的尸参加旅酬。曾子说:“周代的这种礼就好像大伙凑钱一块饮酒吧。”
22.君子曰:“礼之近人情者,非其至者也。郊血,大飨腥,三献 ,一献孰 。”郊血,大飨腥,三献 ,一献孰:郊,祭天礼。大飨,祫祭先王之礼。三献,是祭社稷五祀。一献,是祭群小祀。 (qián),是沉于汤下的一种半生不熟的肉。酒一献,即一献之礼(参见《文王世子第八》第9节)。三献,即一献之礼重复三次,因祭社稷五祀用三献之礼,故即以之代其祭名。下“一献”仿此。君子说:“礼与人情相近似的,不是最完善的礼。因此郊祭天用牲血,合祭先王用生的牲肉,祭祀社神、稷神和五祀之神用沉在汤下面的半生的肉,祭祀各种小神用熟肉。”
23.是故君子之于礼也,非作而致其情也,此有由始也。是故七介以相见也 ,不然则已悫 。三辞三让而至 ,不然则已蹙 。故鲁人将有事于上帝,必先有事于頖宫 。晋人将有事于河,必先有事于恶池 。齐人将有事于泰山,必先有事于配林 。三月系,七日戒,三日宿 ,慎之至也。故礼有摈诏 ,乐有相步 ,温之至也。七介以相见:此谓诸侯相见之礼。
已悫:已,甚。悫,谓质悫。案已悫则无文饰,不足以达其情。
三辞三让:案古代的宫庙建制,东庙西寝,寝庙之外有大门,寝庙之间有墙隔开而以阁门相通。宾客到来,主人迎出大门外,然后与宾互行揖礼而让由宾先入,宾推辞一番,而后主人先入为宾导行,此一辞一让。入阁门及入庙门,亦当如此辞让,凡三辞三让。又案古代迎接宾客,礼盛者皆迎入庙中。
- 子厚讳宗元七世祖庆为拓跋魏侍中封济阴公曾伯祖奭为唐宰相与褚遂[图]
- 江汜(sì)江边东南有思妇长叹充幽闼借问叹何为佳人渺天末游宦[图]
- 黔首战国和秦代对百姓的称呼战国时期黔首之称已经广泛使用《吕氏[图]
- 薪柴信诚信、可靠【品评】,细味诗情乃是一个妇女对丈夫诉说的口[图]
- 迹考核推究首事开始首先发难庙策朝廷的谋略栖投身附身桀杰出的人[图]
- 每次读杜甫的诗既说“岂无青精饭令我颜色好”又说“李侯金闺彦脱[图]
- 笞(chī)捶以竹木之类的棍条抽打 灵响灵应 [图]
- 舒芜( — )本名方管出生于安徽桐城的知识分子世[图]
- 急流勇退谓之知机等到走下坡路时才想要抽身退步只能成为别人的笑[图]
- “大夫”至“燕器”案这三句与上文不类盖错简于此道路男人从右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