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说的统一教化是指见闻广博、聪慧而富有辩才、诚实廉洁、精通礼
所说的统一教化,是指见闻广博、聪慧而富有辩才、诚实廉洁、精通礼制音乐、有道德修养、结成朋党、任侠有声誉、请谒,不能因为这些而富贵,不能因为这些而逃避刑罚,不能独自创立学说凌驾于国家法令之上。对那些顽固派要摧垮他,对那些锋芒毕露的人要挫败他。即使所谓的圣明睿智、阿谀奉承、根基深厚的人,也不能在军功之外从君主处得到好处。这样,那些富贵家族的人也只能将希望放在在战场上了。只有那些积极打仗的人,才能踏进富贵的大门。那些骄横跋扈的人,触犯了法律就不能得到赦免。这样,那些父亲伯叔、兄弟、相识的朋友、儿女亲家、志同道合的人,都说:“我们要加倍努力的地方只能在战场上而已。”因此,那些年富力强的人都努力作战,年老体弱的人努力从事防守,那些死在战场的人不后悔,活着的人互相鼓励,这就是我说的统一教化。民众中想要得到的是富贵,这个念头死后盖上棺材才会停止。可富贵一定都是由战争而来,所以民众听说要打仗便互相庆贺,民众起居饮食时所唱的歌谣,全是打仗的事。这就是我所说的:严明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没有教化。
此臣所谓参教也。圣人非能通,知万物之要也。故其治国举要以致万物,故寡教而多功。圣人治国也,易知而难行也。是故圣人不必加,凡主不必废;杀人不为暴,赏人不为仁者,国法明也。圣人以功授官予爵,故贤者不忧。圣人不宥过,不赦刑,故奸无起。圣人治国也,审壹而已矣。
参:通“叁”。
加:赞扬。
宥:宽赦。
这些就是我所说的三种教化。圣明的人不是能通晓一切,而是明白万事万物的要领。因此他统治国家,抓住要领而推及万物,所以就能教化简单而功绩卓越。圣人治理国家,明白道理容易实行起来却很难。所以圣人不用称赞,平凡的君主不一定要废掉;杀人不算残暴,奖赏人不算仁爱,国家法律自会辨明。圣人凭功绩授官职赐给爵位,因此贤德的人不用担忧。圣人不宽恕别人的错误,不赦免罪犯的刑罚,因此那些邪恶的事无法发生。圣明的人治理国家,只是考虑统一奖赏、统一刑罚、统一教化而已。
画策第十八
画策,即谋划策略。作者将前代历史分为昊英之世、黄帝之世、神农之世,各个时期社会状态不同,统治制度也不同,但都取得了历史成就。究其原因,制度要顺应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商鞅指出要“制天下”一定要“先制其民”,治民之本在于法治。法治的执行在于确立“使法必行之法”。战国时期纷争的局面决定了成就王道的途径是征战,因而要设立赏罚之法使民众拼死作战。而使赏罚之法成为“必行之法”的途径就是实行连坐制度,重刑之下,民众不敢违背军令而骁勇无敌。
昔者昊英之世,以伐木杀兽,人民少而木兽多。黄帝之世,不麛不卵,官无供备之民,死不得用椁。事不同皆王者,时异也。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神农既没,以强胜弱,以众暴寡。故黄帝作为君臣上下之义,父子兄弟之礼,夫妇妃匹之合。内行刀锯,外用甲兵,故时变也。由此观之,神农非高于黄帝也,然其名尊者,以适于时也。故以战去战,虽战可也;以杀去杀,虽杀可也;以刑去刑,虽重刑可也。
昊英:传说中的古帝名。
麛(mí):幼鹿,此泛指幼兽。
椁(guǒ):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
暴:损害。
妃:配。
- 期货分析师岗位职责是什么[图]
- 被领导安排陪客户吃饭,你会接受还是拒绝?[图]
- 证券从业资格证一年考几次[图]
- 试用期没有通过,公司是否会正常发工资?[图]
- 场务是做什么的[图]
- 「简历制作」让简历出彩的4个要点[图]
- 关键的前十份工作[图]
- 检索紫荆皮治疗药的饮食处方[图]
- 大家对猪蹄甲的治疗方法了解多少?[图]
- 荷叶泡脚可以促进循环治疗[图]